一、引言
在當今水利行業加速邁向智慧化的大背景下,水利數據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水利建設涉及防洪、灌溉、供水、發電等多個關鍵領域,其數據具有來源廣泛、類型復雜等特點。然而,當前水利數據管理面臨著諸多棘手難題,如數據分散、整合困難、管理復雜等,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水利行業的進一步發展。為有效攻克這些難題,中科圖新精心打造了智慧水利數據管理平臺解決方案,旨在實現水利數據的高效管理與充分利用,為水利行業的科學決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二、現狀分析與需求理解
(一)現狀分析
水利行業涵蓋水文、規劃、地質、水工、測繪等多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海量基礎數據。這些數據存在分散存儲、格式多樣且缺乏統一管理的問題,導致數據難以實現有效復用和共享,數據的資產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。此外,多數水利機構缺乏專業的軟件開發人員,在數據管理方面更傾向于選擇開發難度較低的二次開發軟件平臺。
(二)需求梳理
1、數據融合與展示:需要實現水文、規劃、地形、地質等多源數據的融合展示、導入導出功能,支持常見的二維數據、三維數據和表格數據格式,如.dwg、.shp、.rvt、.xml、.xlsx等。同時,要能夠對工程數據進行可視化展示,包括工程所在位置、類型、水系等基本信息,直觀呈現水利工程的布局。
2、檔案資料管理:建立具備關鍵詞檢索功能的檔案管理系統,涵蓋各專業涉及的報告、圖紙等檔案資料。資料下載應設置電子審批流程,確保檔案資料的安全和規范使用,防止重要數據的泄露。
3、規劃設計數據支持:為簡單的規劃設計提供數據支持,工作人員可根據需求疊加國土空間矢量數據、測繪地形數據,進行線性工程或面要素工程的規劃設計,并能導出規劃設計的成果數據。在水利規劃設計中,需要結合水資源分布、地形地貌等數據,進行水庫選址、河道整治等方案的設計,因此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至關重要。
4、數據安全與權限管理: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,實現數據在個人、項目、企業等不同層面的權限管理,確保數據的訪問和使用嚴格符合相關規定。在水利行業,涉及到國家水資源安全和公共利益,數據安全尤為重要,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防止數據被非法獲取和篡改。
三、解決方案設計
(一)總體架構設計
構建以數據管理為核心的智慧水利平臺架構,主要包括數據存儲層、數據處理層和應用服務層。
1、數據存儲層:采用分布式存儲技術,搭建統一的數據倉庫,對各類水利數據進行集中存儲和管理。支持多種數據格式的存儲,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。
2、數據處理層:運用大數據和數據治理技術,對存儲的數據進行清洗、整合、轉換和分析,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。同時,提供數據挖掘和分析工具,為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。
3、應用服務層:開發一系列應用服務,如數據查詢、可視化展示、檔案管理、規劃設計等,滿足水利行業不同用戶的需求。通過用戶界面,用戶可以便捷地訪問和使用平臺提供的各種服務。
(二)系統功能實現
1、“GIS + BIM”數據管理與服務發布
- 數據格式支持:支持工程專業格式數據(CAD/BIM/GIS等)的統一存儲和管理,包括BIM設計模型(rvt、dgn、ifc、cgr、3DXml、fbx、skp等)、AutoCAD設計圖紙(dwg、dxf、lcad)、傾斜攝影模型(osgb、3DTiles)、正射影像、矢量路網、數字高程(DEM/DOM)等。
- 數據管理:分為私有數據、項目數據和企業數據。私有數據支持用戶自主上傳、管理與分享;項目數據為項目團隊專屬,需授權訪問,確保數據安全與權限可控;企業數據為所有用戶提供通用數據,如基底數據、行政區劃、全國地形等。
- 服務發布:支持發布OGC標準的地圖和空間數據服務,如模型服務、柵格服務、地形服務、矢量服務等,方便用戶調用和使用數據。
2、地圖制作與可視化
- 地圖可視化:提供強大的地圖可視化能力,支持工程領域二維和三維數據的顯示和交互。用戶可以直觀地查看工程數據的分布和狀態。在水利建設中,地圖可視化可以幫助管理人員了解水利工程的布局和周邊環境。
- 場景地圖制作:允許用戶根據業務需求自定義地圖樣式與內容,輕松創建專屬場景地圖。支持加載GIS、BIM、CAD、傾斜攝影等多源數據,實現多專業數據的無縫融合,構建“一張圖”展示效果。同時,支持在地圖上添加標注、繪制圖形、編輯屬性信息,滿足個性化地圖制作需求。在水利規劃設計中,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創建不同的場景地圖,如防洪規劃場景地圖、水資源配置場景地圖等,為決策提供直觀的支持。
- 場景地圖展示:提供地圖交互與分析功能,如地圖瀏覽、空間測量、空間分析等,助力用戶高效使用地圖數據,為工程規劃與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3、數據的多端聯動與互通:提供Web端、桌面端、移動端的跨平臺支持,確保用戶可以在不同設備和操作系統上訪問地圖及數據,實現數據的多端聯動和實時同步。
4、權限管理
- 企業組織架構管理:支持靈活配置企業組織架構,按部門、項目組或崗位設置層級關系,方便對用戶進行分類管理。在水利企業中,不同部門和崗位的職責不同,對數據的訪問和使用權限也不同。通過合理的組織架構管理,可以實現對用戶的精細化管理,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合理使用。
- 用戶角色管理:支持自定義用戶角色,為不同角色分配相應的功能權限,如查看、編輯、發布等,確保用戶只能訪問和操作其權限范圍內的數據。
- 數據權限:實現精細化的數據權限管理,確保數據在個人、項目和企業層面的安全可控,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。
5、API接口:提供豐富的API接口,滿足企業定制化開發需求。數據管理API支持數據上傳、刪除、下載、查詢等操作,實現數據的高效管理;數據轉換API提供多格式數據的轉換能力,支持工程領域常用數據格式的發布;地圖引擎API集成地圖渲染、交互、測量與分析等功能,支持二次開發,滿足個性化地圖應用需求。
(三)技術選型與集成
1、大數據技術: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大規模的水利數據進行存儲、處理和分析,提取有價值的信息。
2、云計算技術:利用云計算技術提供彈性、可擴展的計算和存儲資源,滿足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分析的需求。
3、GIS技術:借助GIS技術實現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展示和分析,為水利管理提供空間決策支持。GIS技術可以將水利數據與地理信息相結合,直觀地展示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、周邊環境等信息。
4、國產信創技術:在技術選型中充分考慮國產信創的要求,采用國產的服務器、操作系統、數據庫等軟硬件產品。
(四)安全保障措施
1、數據安全: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,保障數據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隱私性。建立嚴格的數據訪問控制和審計機制,對數據的訪問和操作進行記錄和監控,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。
2、系統安全:建立完善的系統安全管理制度,加強對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監控,及時發現和處理系統故障和安全隱患。對系統的安全策略和操作進行定期審計,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合規性。
四、效益分析
通過實現水利數據的高效管理和充分利用,可顯著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,降低水利工程的運維成本。例如,減少數據查找和整合的時間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,從而降低人力物力投入。同時,平臺的建設還可以促進水利行業的數字化轉型,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,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。在水利建設中,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調度,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,減少水資源的浪費;通過對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,可以降低運維成本。此外,智慧水利平臺的建設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,如水利信息化服務、水利設備制造等,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。
五、總結與展望
方案緊密圍繞水利行業的數據管理需求進行設計,旨在解決水利行業數據管理難題,提升數據的資源復用和共享能力,充分發揮數據的資產價值。在未來的建設過程中,我們將持續關注技術發展和業務需求變化,不斷優化和完善平臺功能,為水利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商務咨詢:400-867-515